抗原抗体
定义:是一类在适合条件下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物质(抗体和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原具有两种性能: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分子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
(2)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指抗原分子与抗体或效应 T 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免疫原(immunogen),故抗原物质又可称为免疫原(半抗原不是免疫原)。
抗原的分类:
一. 免疫学分类:
(1)完全抗原、半抗原;
(2)胸腺依赖抗原与非依赖抗原。
二. 临床分类:
(1)外源性抗原:微生物、花粉等;
(2)内源性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肿瘤相关抗原等;
(3)同种异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型抗原;
(4)异嗜性抗原: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等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多种物质都可以作为抗原,其中蛋白质是最主要的抗原。半抗原也属于人工抗原,或称为不完全抗原。它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它必须与某种载体蛋白偶联才能表现免疫原性。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由于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簇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即决定着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的能力。抗原决定簇多位于蛋白质的表面,一个蛋白质大分子常有许多抗原决定簇。
构象决定簇(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s),又称为不连续决定簇(discontinuous determinants),抗原分子中由分子基团间特定的空间构象决定的决定簇,一般是由分子中不连续的若干肽链盘绕折叠而构成。
顺序决定簇(sequential determinants),又称为连续决定簇(continuous determinants),抗原分子中直接由分子基团的一级结构序列决定的决定簇。
一般来讲,二种决定簇都依赖于多肽链上的某一段氨基酸序列,空间构象也是由一级序列决定的。因此决定簇都依赖于空间构象和氨基酸序列两种因素。
抗体
抗体(antibody,Ab):是指由浆细胞(PC)合成和分泌的,能与Ag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或者在结构上与Ab 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抗体是机体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产物,具有各种免疫功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它外分泌液中,因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最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FC),糖结合在FC 上。
功能区的作用:
(1)VL和VH:结合抗原决定簇(FV区)
(2)CL和CH: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3)CH2:结合补体
(4)CH3:结合Fc受体
抗原结合点由L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
免疫应答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产生过程即为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组织部位是淋巴结、脾脏和粘膜下淋巴组织等外周免疫器官,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即被补体致敏或者被DC吞噬,然后随淋巴液进入引流淋巴结。淋巴滤泡中的FDC通过其表面的补体受体捕获被致敏的外来抗原,激活B细胞。位于脾髓质交界区的DC则为T细胞呈递外来抗原肽,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B细胞在外周成熟、发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成为专门的合成和分泌抗体分子的浆细胞。浆细胞高尔基体发达、代谢活跃,但没有继续分裂、增殖的能力,也不参与抗原递呈。他们寄居在脾脏或者骨髓中,集中所有的能量生产并分泌抗体分子。抗体分子的重链和轻链在内质网上合成、组装后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表面并分泌于胞外。一个浆细胞每秒钟能分泌5000个抗体分子,在外周的浆细胞寿命仅为几天,但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寿命可能较长。
初次体液免疫是指宿主第一次接触外来TD抗原后血清中逐渐出现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初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延迟相(从抗原免疫到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的时间)为6-10天,起初几天血清中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主要为亲和力较低的IgM,后期以IgG为主。初次应答过程的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的高峰浓度较低且维持时间较短。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是指曾被某抗原免疫过的宿主再次接触该抗原时血清中迅速出现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其延迟相仅为4-5天,血清抗体以IgG为主,其高峰浓度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再次应答所产生的抗体还有亲和力成熟现象,即该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
免疫应答过程:
1.抗原进入机体;
2.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使之分化增殖成为抗体分泌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初次免疫应答);
3.抗体主要由浆细胞分泌 ;
4.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会被激活而成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再次免疫应答);
5.记忆B细胞是长命细胞,可以存活数月甚至机体终生 。
抗原抗体反应
一、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1.高度特异性,特异性是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主要特征,特定抗原决定簇只与特定抗体结合;
2.可逆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 其反应式为:Ag+AbAg·Ab;
3.适当浓度和比例;
4.敏感性:在测定血清中某一物质的含量时,化学比色法的敏感度为mg/ml水平,酶反应测定法的敏感度约为5~10μg/ml,免疫测定中凝胶扩散法的敏感度与酶反应法相仿。
二、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1.电解质 :抗原抗体特异结合后,胶体粒便可发生脱水作用,此时易受电解质影响,如有适当浓度的电解质存在就会使它们失去部分负电荷而相互凝聚,于是出现明显的凝集或沉淀现象。
2.酸碱度:合适的pH为6-8。
3.温度:37℃通常是抗原体反应最适温度。